秦洪涛: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是普惠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上分别强调要“发展普惠金融”和“深化普惠金融”。如何理解和践行普惠金融这一理念?作为普惠金融践行者的恒昌公司创始人秦洪涛却有个非常朴素也很深刻的答案:发展和深化普惠金融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秦洪涛谈到,普惠金融是立足于机会平等的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可担负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理念就是要满足所有对金融服务有需求的人群,重点包括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居民、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等。恒昌公司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践行者和示范单位,多年来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衡量信用以及控制风险,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并更广泛地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以小额分散的服务模式,有效保证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服务,所服务的客户群体遍及了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两百余座城市。
秦洪涛说,普惠金融是微小而有幸福感的金融服务模式,它体现的是一种和谐金融的理念,特别是让更广大的未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人群都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微小而有幸福感的金融服务,从而让他们有效地参加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发展。恒昌公司牵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与格莱珉中国合作实施精准扶贫国际项目,通过在北京市房山区建立第一个实验地,探索格莱珉模式如何在中国,通过政府+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模式落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日前,恒昌公司刚刚被国家有关单位评为“精准扶贫典范企业”。一方面积极开展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恒昌公司还大面积地助力西部贫困地区和发展落后的革命老区,用普惠金融的力量帮助低收入的贫困人群。截止目前,他们已为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20多万户的贫困人群提供了资金解决方案,使广大客户对普惠金融服务有了一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了更好的践行普惠金融作为一种覆盖面广、可获得性强、长尾特征突出的金融服务方式,需要通过批量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段加以实现。秦洪涛深信,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将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可供尝试的解决方案。秦洪涛说,恒昌公司一方面在技术研究和创新的道路上不遗余力探索着,另一方面,通过识别普惠金融领域的新型金融需求,结合新的金融技术对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改造创新,降低金融服务可获得的门槛,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力求使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与深度从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其目的就是希望让更广泛的人群不仅成为普惠金融的受益者,同时也要通过优质的平台和专业的服务拥有追求梦想的资本,从而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