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文支持移动金融 互联网金融获利好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强调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移动金融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拓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指导意见》明确了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即遵循安全可控原则、秉承便民利民理念、坚持继承式创新发展、注重服务融合发展。同时,提出了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指导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清算机构积极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有关政策,优先采用自主可控的产品及密码算法,加强移动金融账户介质标准符合性管理,增强移动金融安全可控能力,有效保障移动金融应用流程的安全性;指出要加快构建安全可信基础环境,发挥检测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移动金融技术发展意见的发布,给相关行业带来直接利好。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有三条投资主线:拥有流量入口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企业、转型的金融IT公司。其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入口价值最大。
【相关阅读】
李克强开年考察 见证首家互联网银行第一笔贷款
2015年的开年考察,李克强选择了诞生不足半月的互联网银行,见证首家互联网银行第一笔贷款。在这次考察中,李克强给出新的信号:互联网金融要适度发展,政府要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李克强期待微众银行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
2015年互联网金融猜想:互联网证券、保险、理财欢度牛市
2015年,针对P2P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细则都将落地,整个行业迎来大规模洗牌。从门槛、运营方式及是否提供担保方面对整个行业进行规划和筛选,经不起考验的企业将面临出局困境。另外,如果监管层设计并颁发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牌照,将对行业中的一些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业 移动银行用户数超2亿
对于银行业,互联网企业的身份一直在改变。从支付宝到余额宝,从京东“白条”到阿里“花呗”,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存、贷、汇”正在被逐一突破和抢食。很显然,2015年将是民营银行诞生的元年,这一年,传统银行业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