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恒昌惠诚!

恒昌惠诚,恒以致远昌盛中华
首 页
发展历程
合作伙伴
恒昌利通 恒昌众鼎
行业资讯
关于惠诚
公司介绍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课堂 > 行业资讯 > P2P贷款隐忧重重 发展亟待监管

P2P贷款隐忧重重 发展亟待监管

作者:恒昌小编

时间:2013-08-13 18:47:49

浏览量:416

来源:恒昌官网

摘要:首份《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已经超过200家,P2P贷款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另外,由于P2P具有参与者广泛、资金进出灵活和风险较高等特点,也构成了监管层面最担忧的问题。所以行业发展亟待监管。





 
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今年最火爆的话题了,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形式的P2P贷款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所谓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直接借贷,国内通常称其为“人人贷”。P2P借贷的模式主要是表现为个体对个体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向,在债权债务属性关系中脱离了传统的资金媒介。在该模式中,存在一个中间服务方—P2P借贷平台,主要为为P2P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进交易完成的服务,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有些还提供资金中间托管结算服务,但依然没有逾越“非债权债务方”的边界。

  7月10日,首份《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已经超过200家(报告确认132家注册信息,估算有80多家未统计),2012年全年成交额达到104.13亿元,成交量达到21.14万笔。从表格1中可以看到。从机构数量、贷款交易量再到交易笔数和借款人等各个方面,P2P贷款都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自2005年以来,以Zopa、Lending Club、Prpsper为代表的P2P借贷模式在欧美兴起,之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该模式被广泛复制,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P2P行业基数规模并不大,但是年增长速度却超过300%。究其原因:细分市场的需求、利润和成本空间的吸引、准入门槛较低且无特殊监管、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和信用体系的必要支撑。因此,报告认为,随着客户互联网使用习惯的成熟和P2P平台自身实力的加强,P2P行业将继续“爆炸式增长”,或者说“野蛮生长”。

  与此同时,P2P借贷模式有了更多的创新。在信息价值的获取和实现方式上,P2P借贷延伸到了社交领域,比如Lending Club尝试利用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软信息”来寻找更多投资者、借贷者和进行信用审核。在借贷双方匹配方式上,比如Prosper利用在线拍卖平台让投资者进行贷款产品的竞标。当然,这些都是最初的形式,Lending Club和Prosper现在也已经在改变模式。在多元价值上,P2P借贷延伸至公益领域,比如Kiva通过吸引公益投资者低息和免息贷款给贫困家庭,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生产。

  由于P2P具有参与者广泛、资金进出灵活和风险较高等特点,也构成了监管层面最担忧的问题。比如P2P平台是否涉及非法集资、有学界和政策人士质疑P2P平台中专业放贷人与债权转让模式是否存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等一系列问题都在阻碍P2P行业的快速发展。

  报告认为,在坚持行业自律的基础上,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审慎监管,提高监管容忍度。尤其是在P2P网贷平台性质的判定和监管的确定上的诸多讨论和挣扎,也是《放贷人条例》的焦点和挣扎,既要保持对民间金融在阳光下的活力,又要有充分监测手段和监管能力。毕竟,P2P网贷行业的性质判定和监管尝试是一个技术化的复杂工作,这也将开拓适应未来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积极可能性。


关键词标签: P2P 网贷 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