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P2P
摘要: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大幕的拉开,各类金融创新公司开始崭露头角,P2P信贷服务平台也在争议中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P2P重在从微金融做起,实现普惠金融。

在P2P模式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时常能够听到“线上P2P”“线下P2P”“网络P2P”“网贷”等试图区分、界定P2P模式的各种名词,甚至还引发了不少“谁是主流、谁是旁系”的合法性之争。看待P2P模式,首先要抓住其定位小微人群、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过于纠结于所谓的“新经济”要素在其中的比例,只会舍本逐末、揠苗助长。
“弯下腰来做小微”“趴在地上做小微”,国际微金融行业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普惠金融的实现要求从业机构放低身段,走出去,到集市上去,到村里去,去倾听客户的心声,把几千到几万的小额信用资金送到他们手上。微金融的小、细、繁、信息难获取等特点,加上信用环境的诸多要素尚不完备,使得借款成本相对较高。但与之对应的是,小微企业主用“小钱”办“大事”,创造100%、200%的边际收益;市场上一半以上未被覆盖的人群得到规范、便捷的金融服务选择。
P2P信贷服务平台行业的发展可能并不会一帆风顺,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也需要新一代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心血,把P2P行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