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或成理财发展方向
摘要:目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主要是基于完成存贷比考核,即“揽储”目的大于理财投资动力。随着国内基础衍生工具的不断丰富,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识的转变,结构性产品或成为今后国内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122家商业银行共发行20473款理财产品,环比上升24.65%。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达到9.85万亿元,成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上仅次于信托业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
目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主要是基于完成存贷比考核,即“揽储”目的大于理财投资动力。不过,日后大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有望向资产证券化和结构性产品演进,收益附加值低、结构设计简单的产品或将被取代。
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会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这要求理财业务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一样,需要比拼银行对市场判断的能力、投研的能力、资产配置和交易,以及最终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银行理财产品将回归代客理财本源。
考虑到结构性产品的投资范围广、设计形式多样,符合客户的多样化投资需求,在保障部分或全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将通过挂钩衍生产品使得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领域。随着国内基础衍生工具的不断丰富,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识的转变,结构性产品或成为今后国内银行理财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