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重要领域,金融也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从理论上看,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不同数据的组合。而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处理。
第三方支付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例证。目前拿到支付牌照的公司多达250多家,支付不再是银行特有的业务,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做支付。实际上在网上,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做支付的,现在还有这个概念,将来支付宝的系统有可能再发展下去,就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概念了。
互联网卖金融产品没有什么特殊的,现在特殊的是余额宝这个把货币的职能、支付的职能、金融产品的职能和收益风险对冲的功能放在一起了。
互联网上面金融产品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个是现在一般的物理网点做不到的。互联网金融最上升的状态,就是互联网货币。现在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对现有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提出挑战,将来发展到互联网货币的形态就是对央行的挑战了。
互联网金融跟现在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两种金融模式并列的叫互联网金融模式,现在学术界不承认这种模式,认为它只是证券公司和银行,或者基金公司的一种工具,不具备人类基本的金融模式,我认为它有可能是和银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列的第三种模式,这在理论上是有争议的。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跟银行融资和证券市场融资不一样,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更民主化的,大众化的金融模式,就像用苹果机上的APP一样,不懂金融的也会用。
现在我们都觉得金融很深奥,复杂的模型,复杂的定价方式。这些东西将来都有可能软件化,固定化。只要你网上下载一个东西就固定了,风险定价就出来了,这是互联网金融跟我们现在理解的金融最不一样的一个地方。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就是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支付系统。
目前在金融领域发生的不法事件,如诈骗、非法集资等,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金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互联网金融可以将海量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除掉,使信用风险减少到无穷小,P2P贷款核心也就在这。
在大数据的基础下,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行为信息随时都可以查询到,也就有了时间序列的动态风险评价。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者叫动态违约概率。一旦违约概率的问题自动解决,整个交易成本将降低。而银行寻找违约概率的交易成本很高,这样商业银行那套风险定价有可能被颠覆。
互联网金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国家主要的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开始牵头组织研究这个课题,并在第二季度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并给予了正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