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倒闭潮”来袭 亟待行业监管法律完善
摘要:在今年年初,有行业内专家预计P2P“倒闭潮”将于明年来临,可是看最近的新闻报道及P2P平台的各种消息,笔者认为,P2P行业的“倒闭潮”已于今年十一过后就开始了。
在今年年初,有行业内专家预计P2P“倒闭潮”将于明年来临,可是看最近的新闻报道及P2P平台的各种消息,笔者认为,P2P行业的“倒闭潮”已于今年十一过后就开始了。
今年1月至9月,出现危机的P2P网贷平台共有10家左右,而10月至今,已有39多家的P2P网站出现提现困难或关停。最近一个月20家P2P平台的倒闭,野蛮发展且门槛过低的P2P上演着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
发展之初,P2P网贷模式主要是照搬美国模式纯信用贷款,此后大量平台开始意识到纯信用贷款风险过高,而纷纷改变发展方向。仅有极少数平台仍然坚守纯信用贷款,而房产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银行贷款过桥等成为最常见贷款形式。恒昌财富内部负责人认为,这些形式由于都受到房地产、货币政策调控等宏观经济影响,一旦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很可能导致大量平台倒闭。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出问题的平台都有哪些特征。1、是成立时间很短,并且借款期限极短。一般P2P网贷平台投资期限在2个月至24个月之间,而不少问题平台借款期限都不到一月,甚至有“秒标”(最短一天内就还款)。2、高收益率,且承诺保本保息。目前经营较稳定的P2P平台,年化收益都不超过15%。而问题平台中,多半网站给出了36%以上的年化收益,而此种借款成本适用的本身就是高危群体,因而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尽管银行方面也透露了想要涉足P2P行业的新闻,但是,这种积极的肯定的现象好像也无法阻止某些不法平台继续骗取投资人资金的脚步,进而导致P2P平台一一倒闭。
恒昌内部负责人表示,行业想要规范化、阳光化、健康化发展,有关部门势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P2P行业的潜在风险提示我们,各平台应积极遵守行业自律公约,相关的监管配套措施仍亟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