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司法保障出台 监管将走向日程化
2014年3月1日,我国首部民间借贷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司法保障却一直没有出现。直到2014年3月13日,《关于贯彻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纪要》的发布,才让《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司法保障真正到位,监管才真正走向日程。
《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司法保障出台,非法集资将有相关部门处理
《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司法保障出台
2014年3月13日下午,浙江省温州市召开2014年金融监管和金融审判联席会议,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州市中级法院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纪要》。《纪要》一共有20条规定,主要是针对大众所关心的民间融资问题从司法层面做出的回应。
这一《纪要》的出台,不仅为温州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改革提供了司法依据。
民间融资监管将真正走向日程
在《纪要》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要准确把握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行为的界限,并将民间借贷备案登记情况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对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过程中发现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及犯罪线索,要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处理;对涉及地下钱庄、高利贷衍生犯罪,要依法严厉制裁;对暴力讨债过程中的非法拘禁、故意伤害以及涉黑犯罪行为,要从严惩处,切实净化温州金融生态环境。”
从这条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政府对民间借贷的重视。此外,这条规定,也体现了民间借贷监管将真正走向日程。
《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司法保障出台,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利于引导企业走向正规;不仅有利于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有利于净化民间借贷的环境。所以对于这一举措,我们应举双手赞同。至于这一司法保障在以后产生的效果如何呢?恒昌小编与大家一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