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业内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
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结束,但是互联网金融的热议仍未停歇。在“互联网金融大会春季峰会”上,人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对此又发表了评论,它认为互联网金融一定要管,但是监管要有两个前提,那就是开放的心态和尊重互联网的精神。
业内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
为什么业内人士坚持认为互联网金融必须要监管呢?原因也许就是人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所说的:“金融行业是特种行业,是拿人家的钱做生意”,所以互联网金融一定要管。可是为什么副司长又建议以开放的心态和尊重互联网的精神来监管呢?恒昌小编看来,这也许就和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特性有关。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产生和开展的,它不仅包含了金融的特性,也蕴藏了互联网的特性,互联网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自由、开放和自我约束。所以监管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尊重互联网的精神来监管。可是互联网金融具体该如何监管呢?人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也给出了自己的理念。
第一,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准入管理。在互联网金融产生之初,企业建立与倒闭如此之频繁,最主要原因就是无准入门槛。所以监管要实施,首先就要考虑“准入”问题。
第二,监管的角度应重在交易秩序规章制度的制定上。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都是与“金钱”挂钩的,所以管理互联网金融,首先要注重交易的“公正、公平、公开”。
第三,互联网金融可实行自担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依据网络资源优势、大数据信息优势、云计算处理能力开展的金融业务,所以企业要凭借这些优势自行处理风险,自担风险。
第四,管理层应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要实行自由开放的竞争,让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历练。
互联网金融自产生之初,其评论就从未断过。期间有支持鼓励的,也有批判反对的。但是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行业是被业内人士所看好的,被监管层所认可的,更是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