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市场的斗争,谁是最后的赢家?
近期,互联网财富管理的领头羊“余额宝”因年化收益率下降至4.2%而引发财富管理平台的无烟战争。部分人士认为这样的年化收益率远不及传统的财富管理收益,是互联网财富管理优势已去还是传统财富管理趋于合理化发展等种种疑问引发人们思考。
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不是“余额宝”一枝独秀
2014年3月份,余额宝收益跌破5.5%;5月份跌破了5%;而6月份4.5%的关口也被击穿,在7月8日一年来首度跌破了4.2%。一路走低的余额宝让大家对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产生许多疑问,是不是互联网财富管理再无发展的可能。恒昌专家指出,虽然余额宝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当前部分P2P平台已实现线上交易与操作的功能,这样客户在选择财富管理模式时则可以尽可能的趋利避害,选择更适合当前发展的财富管理模式。
互联网财富管理PK传统管理模式
在余额宝下滑之时,部分客户根据市场变化把钱挪窝转战到银行财富管理中,相比当前的余额宝市场,客户收益略高约0.8%。短暂的收益并不能决定最后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谁主沉浮,还要详细分析。
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失足”与补救
恒昌专家分析得知,余额宝等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四大国有银行表示不接受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的协议存款,加上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所以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失足”。从表面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利于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加强财富管理模式的独立性与行业内部的规范化,或将把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推向更合理的方式发展。
互联网财富管理不可取代的优势
余额宝的出现弥补国内市场小额财富管理模式的空缺,同时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说明这种财富管理模式适合中国发展国情。余额宝单项收益的下滑或将触动更多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的发展,尤其是P2P的迅速挺进。
另外传统财富管理模式与结构过于单一,客户的可选性低,所以当单一的传统财富管理模式遇上多样化的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时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还要看众多客户最终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