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导意见》看互联网金融的五大内容
以前,有专业人士预测在2014年8月,互联网金融监管或将出现。可是眼看国庆节就要到了,监管层有何举动呢?据悉,在7月中旬,央行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与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就未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沟通。在该《指导意见》中,主要写了互联网金融的五大内容,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发展原则、监管原则、监管重点以及监管合力。
浅析《指导意见》中的五大内容
所谓互联网金融的意义,主要是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地位。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传统金融是主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利补充。但是传统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所以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原则中,《指导意见》同样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要有两个前提,那就是服从宏观调控,服从经济稳定。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在稳定中持续稳定发展。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指导意见》中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该《指导意见》主要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划分为四部分,即制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和创新监管。制度监管主要是指互联网金融要设立网站备案制、信息披露制等。分类监管则主要指监管层的划分。目前,众筹已经划归证监会监管;P2P划归银监会监管;第三方支付则划归人民银行监管。协同监管,主要是对于一些跨界的业务,部门之间要协同起来一同监管,从而保障业务的顺利进行,行业的有序发展。创新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事物,它与传统金融有诸多的不同,所以监管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监管重点以及监管合力,主要是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个认知以及监管策略。
通过《指导意见》中的五大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以及认知程度。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号,那就是监管一定会出现,且在近期出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更多精彩,请留意恒昌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