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互联网金融监督雏形
随着互联网金融对社会各领域的层层浸透,加上不良事件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呼声也水涨船高渐入急需出台与规范的日程。互联网金融监管到底该走向何方,今后的监管方向又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监管紧锣密鼓设计中
据恒昌了解,7月中旬,央行召开交流会。该会议中邀请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参加,就尚未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商讨沟通。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的重视,更表明互联网金融监管设计或即将进入“生产过程”中。部分行业人士表示,通过央行的行为可判断出互联网金融监管方案或将于年底实施出台。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走向分析
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据相关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原则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样不仅能覆盖小微企业主、个体经济户等这类小额客户,更能有效的限制金融市场的不良发展与风险。所以,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也会着重强调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与原则方向。
准入门槛提高
从央行召开的会议及其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必将提高,如P2P公司不仅仅是提供10万的注册资金就可以成立,而需提供更多的证明及合法化依据等。整体来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是毋容置疑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可淘汰部分不合规的企业,扫清鱼龙混杂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
据相关信息资料了解,互联网金融或将按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保险等进行分类,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所以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受到不同部门的监管和审核,这样不仅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方的责任分工,更能提高加强互联网监管的效率。
恒昌专家分析,当前虽然互联网金融监管尚未形成,但其规范法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另外,预计今后互联网金融市场将会形成央行等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平台及其企业自身监管三足鼎力的局势。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企业而言加强自身规范意识和行为才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迎合互联网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趋势,降低未来发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