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P2P资金 加速行业规范化发展
摘要:我国的P2P行业在经历初创期和发展期后,目前已逐渐步入狂热期。为了更好地保障出借人的资金安全,不少P2P平台开始寻求与银行合作,希望通过银行以信用作为背书,赢得更多资金出借人的信任。
我国的P2P行业在经历初创期和发展期后,目前已逐渐步入狂热期。为了更好地保障出借人的资金安全,不少P2P平台开始寻求与银行合作,希望通过银行以信用作为背书,赢得更多资金出借人的信任。从存管到托管,再到监管,P2P与银行“越走越近”。

与资金托管不同,实行P2P资金监管后,银行不再只是单纯的对P2P平台资金账户进行监管,定期公布风险备用金余额,而是全面监控平台资金流向甚至是用途,并辅以合同等证明交易关系法律信息,是真正意义上的“监控和管理”。此前,不少P2P平台也在跟主流银行接洽资金监管合作,但由于技术层面对接难度较高,一直停滞不前。
银行对P2P平台实施资金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统计,我国P2P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突破5000亿元,预计2015年全年成交量有望突破6000亿元。而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大部分的P2P平台采取的都是资金账户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托管、由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本息保障机制的方式。实行银行资金监管后,银行记录每个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虚拟账户往来流水,能够验证出借人和借款人的真实存在,保证资金划拨和资金结算的安全,有效将平台交易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隔离,提升出借安全性,保护出借人利益。另外,我国对于P2P行业的四条红线之一就是“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因此,银行对P2P的资金进行监管也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