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为创新留余地
摘要:5月23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兴化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新常态、新金融’”在北京召开。
5月23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兴化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新常态、新金融’”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两天,来自“一行三会”的主要负责人、国际金融机构决策者以及学术界、金融和实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共议“新常态”下的全球和中国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论坛由全体大会和五个主题论坛组成。主题论坛围绕货币政策的新常态、银行业变革、财富管理的发展前景、资本市场创新、互联网金融新趋势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年度研究报告颁奖典礼。两天的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累计1万余人次参会,中外媒体300多人参与报道。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文海兴在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保持容忍度,为创新留余地。
近年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为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不过,互联网金融仍面临风控等诸多难题,多措并举促进其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在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文海兴表示,互联网金融主要存在四种风险:信用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以P2P名义开展的网络借款活动,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发展快、地区发展不平衡、风险事件频发等特点。他认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监管是必要的,这在业界和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他同时表示,在监管方面,划好红线的同时,也应为金融创新留余地,对出现的问题保持容忍度。未来的监管要支持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防范金融业务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透明度;加强跨部门跨地域跨中央与地方的监管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