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呼吁金融文明
摘要:互联网金融自进入我国以来,一直处于“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的真空状态,随着近期相关监管政策的陆续落地,行业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构建新金融文明。
互联网金融自进入我国以来,一直处于“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的真空状态,随着近期相关监管政策的陆续落地,行业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构建新金融文明。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宣告了互联网金融“无监管”时代的落幕。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借贷性质和利率的规定、银监会对于第三方支付的规定、证监会关于股权众筹的相关规定陆续出台。而最令业内盼望的银监会监管细则也传闻修订至第四稿。监管层动作频频,解决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生存问题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监管的链条逐渐向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渗透,新一轮的行业洗牌飓风将会加速上演。业内人士指出,有三类主体可能脱颖而出:一是金融业的先行者,拥有全金融牌照和线下优势等;二是有牌照、有流量的互联网企业;三是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的紧密合作者。而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传统互联网巨头,第三类企业的创新性可能更强。
业内人士指出,新金融文明的构建不能忽视风险管控,互联网金融企业如果不想被监管新政踢出局,必须做好平台风控和提升资金实力。对于风险控制,除了要加强他律,行业自律亦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