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恒昌惠诚!

恒昌惠诚,恒以致远昌盛中华
首 页
发展历程
合作伙伴
恒昌利通 恒昌众鼎
行业资讯
关于惠诚
公司介绍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课堂 > 市场观察 > 流动性紧张引发“抢钱” 结构性产品居多

流动性紧张引发“抢钱” 结构性产品居多

作者:恒昌小编

时间:2013-09-11 13:56:45

浏览量:675

来源:恒昌官网

摘要:由于流动性资金骤然紧张,近期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出现了“量价齐升”态势。尤其是1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市场占比幅度最大,许多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回升到4.5%以上,有些产品甚至超过5%。记者注意到,目前预期收益率排在前列的产品全部是结构型产品。



 
流动性紧张引发“抢钱”

  记者发现,近期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出现了“量价齐升”态势。尤其是1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市场占比幅度最大,许多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回升到4.5%以上,有些产品甚至超过5%。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忽然走高?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本轮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扬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骤然紧张。据了解,近期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波幅巨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面总体持续紧张,上海银行间利率全线上涨。

  相关人员认为,短期资金利率上涨推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另一角度看,银行利用提升产品定价来吸纳更多资金,以缓和自身资金紧张程度。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对调节商业银行资金头寸、资产负债表有重要影响,此时临近半年末考核时点,银行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起到“抢钱”目的。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上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升。

  经济学家认为,“如今银行负债成本较高,一方面老百姓感到存款利率不足以应付物价上涨的压力,在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大量资金流出存款账户,寻找其他收益率更高的品种。银行为了留住资金,与理财机构合作发行理财产品,使其负债结构由原来的低成本存款变为高成本的理财产品。”

  不少银行理财客户经理直言,“现在银行‘吸金’竞争激烈,小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较高,一两年期的产品收益率最高能做到7%至8%。”

结构性产品风险偏大

  记者注意到,目前预期收益率排在前列的产品全部是结构型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风险比较大。这些产品投资期限较长,也就是说产品的流动性较低。

  资深投资人士提醒普通投资者,结构性理财产品可算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高危区”,普通投资者应谨慎涉足。据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由固定收益证券和以期权为主的衍生金融工具组成,其到期收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衍生金融合同带来的收益,投资者能否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取决于后者收益的大小;二是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指出,“现在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很多,有保本的也有非保本的,如果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还是选择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比较合适,而且要看清楚产品保本的类型;相反,则可以选择非保本型产品。”


关键词标签: 流动性 “抢钱” 结构性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