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暂停房贷 抑制房价
摘要:最近许多二线城市银行开始暂停房贷,今年继续大涨的房价,由于银行的房贷政策的转变,使得好多人暂时无法圆房之梦了,银行行为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楼市的价格与销量,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房价上涨动力全无,房价或将高位震荡走势。

一直被全球银行业公认为最安全的贷款品种之一,房贷怎么突然被中国银行业弃如敝履?
从短期来看,即将进入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季度,银行全年的整体放贷额度已经用掉七八成,股份制银行甚至会更多。仅从房贷部分的额度来看,由于房产市场的火爆,以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大多已经用尽。另外出于业绩考核的目的,银行当然更愿意将有限的贷款额度放给能出高价的客户,比如小微企业等。
首套房利率是央行管制的,目前首套房大多采用基准利率,目前执行的五年以上基准利率是6.55%;少数首套房能获得八五折利率,即5.57%;二套房执行1.1倍利率,即7.20%。
但普通企业只要能贷到款,愿意出的价格远远高于购房者。有统计表明,中小企业平均贷款利率在8.5%~11%之间,这还不包括银行在价外直接间接收取的咨询费、管理费、担保费等等。
从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不可逆转地推进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大,房贷在银行心目中的地位会不断下降。房贷原来受欢迎,最主要是因为安全性强,楼市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房价一直快速增长,作为抵押物的房产,每过几年价值都会翻番。但随着价格增长的速度,波动性也在加大,尤其在炒作过度的城市,很多房产贬值到了贷款额度以下。
从政策角度来看,政府原来支持房地产大发展,银监会将房贷的风险权重定为50%,这对资本金匮乏又处于大扩张阶段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是最大的放贷动力。但随着房产泡沫加大,这项政策已经开始受到质疑,在去年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二套房贷的风险权重从原来的50%大幅提高到60%。虽然最后的定稿取消了这一条,明确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回归到统一的50%,但可见无论是银行业界还是管理层,都开始重视房贷的风险防范。
房贷从“宠儿”到“弃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利差在缩小。从银行吸收资金的成本看,利率市场化大潮不可阻挡,虽然还没有明文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但利率相对市场化的理财产品越来越成为银行资金来源的主流,平均成本超过4%。存款利率放开后,成本还会继续上升。与6.55%的房贷相比,息差只有2.5个百分点左右;与原来大量七折的存量房贷相比,银行几乎没有钱赚。
银行行为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楼市的价格与销量,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房价上涨动力全无,但是这个时间持续或很长,房价或将高位震荡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