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面临“倒闭潮” 大势所趋应如何应对

近几个月,P2P遭到各方“指点”,平台接二连三倒闭的情况依然未减,对于一个新兴事物来说,这到底算幸运还是不幸?今年是不是就是P2P行业的巨变年?大势所趋,P2P应如何面对?
前日,有关部门表示,应当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合理设定其业务边界,划出红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某些非法平台自成立到倒闭,存活的时间仅28天,恒昌内部负责人表示,由于P2P发展较晚,所以一直没有相关对应监管部门,没有准入门槛。导致P2P行业目前面临准入门槛特别低、资金要求特别低、平台创业者风控能力良莠不齐、各平台乏人监管只能自查的情况。
前日,央行还明确,出现三类行为,就是“以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行为”。一是理财资金池模式,二是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非法集资风险,三是庞氏骗局。自发展以来,P2P就没少受风言风语,争议也一直存在。P2P倒闭成了常态,事实上,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P2P平台出问题也正在呈现加速度。2011年以来,有58家P2P网贷平台倒闭或出现逾期提现问题,其中42家出现在今年国庆节之后。
其实在P2P发展的最初,网贷模式是照搬国外的纯信用借款,之后,大量的P2P平台开始意识到纯信用借款风险过高,仅有恒昌等少数的P2P仍坚持行业自律公约,有业内人士认为,P2P的这些形式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旦经济方面发生变化很可能导致大量的平台面临倒闭。
在此,恒昌内部人士指出,要想P2P平台一直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仍需几年的时间,目前,行业面临洗牌,大量的非法P2P平台正在渐渐退出舞台,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个行业将有望自行调整状态,留下来的将会是健康、稳定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