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规模效应加剧 大平台将占更大份额
随着各路资本的涌入,P2P借贷行业在2014年继续爆发式增长。根据零壹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末,零壹数据纳入统计的平台共1843家,正常运营的1456家,国内P2P借贷行业在2014年的月度复合增长率超过8%。

据零壹数据估算,国内P2P借贷行业2014全年的交易规模约为2500亿~3000亿元,是2013年1100亿元的2~3倍。如果加上大量难以统计的线下平台、通道型业务,整体交易规模可能超过4000亿元,借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
不少受访的P2P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在监管政策渐行渐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今年P2P平台将呈现以下趋势:
洗牌加速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年至少有38家线上P2P平台完成融资,涉及资金在40亿元以上。其中,仅12月份就有6家平台完成融资。与此同时,还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国资国企入股或设立P2P借贷平台。
一些行业领跑者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开始探索更具个性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目前国内P2P借贷平台借款余额在5亿元以上的平台达36家,总体规模占全国的58.82%。 互联网金融讲求规模效应,2015年这部分行业巨头还会努力做大。可能最后,十几家大平台要占到整个市场七成的份额,而其他中小平台再来竞争剩下的市场空间。以此来看,目前近2000家P2P平台会有一轮大洗牌。
产品多元
在行业洗牌提速的大趋势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P2P行业在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压力都会增大。
在资产端,2014年以来,随着P2P借贷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寻找新的投资标的成为各家P2P的当务之急。尤其,随着各平台跑马圈地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如何获取优质的资产成为其做大规模、获取客户的关键一环。
P2P借贷平台开始重视建立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并尝试更多元化的投资标的。这个背后是风险的分级与客户的细分。而这也是满足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和财富管理需求,并提升其黏度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P2P行业建立多层次产品体系和多元化投资标的的趋势还将继续。而如何甄别优质的资产并对其进行风险定价是横在每个平台面前的一道难关。
成本提升
除了资产端,2015年,P2P平台在资金端的压力同样明显。
随着各路资本涌入,行业竞争加剧,过去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2015年,P2P行业在人才、IT、风控等方面的隐性壁垒不断提升。并且,随着各家平台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增加,获客成本也将水涨船高。
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认为,在2013年之前,因为平台数目有限、资金需求有限,网络资金的供给相对充沛。但之后,大量平台涌现,各类金融资产纷纷借助网络渠道进行销售,而P2P借贷投资用户的数量并未等比例上升,这就使得网络资金的供应开始短缺。2015年,P2P行业对于投资端客户的争夺将非常激烈,获客成本必然进一步提升,各家平台在资金端的压力都会增大。








